“中奖人”郁明森:白衣少年,大爱无言
时间:2019-10-15 阅读次数:

我国每年有近3.6万新发白血病患者,其中,十五岁以下的儿童超过50%,这是家庭的不幸,也是社会的负担。目前,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白血病、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,现已在临床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,因此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、不被排斥的造血干细胞是治疗的关键。

郁明森是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5班的一名学生,老师和同学们眼中,他是一位充满干劲的大男孩,也是值得信赖的团支书。2019年9月24日,郁明森完成骨髓捐献,成为我校在校大学生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,也是芜湖市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捐献者,同时他在朋友圈所写下“愿你一路向阳,茁壮成长”,希望他能够带给一个远在重庆的10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第二次生命的希望。

将乐于助人融入血液

郁明森一直把乐于助人作为“人生信条”,而每学期一次的无偿献血就是他这一人生信条的最佳证据。自2015年入学以来,他一直身体力行,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,先后献血十余次,累计超过2000毫升,获得芜湖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。

荣誉证书(一)

在一次献血后,血站工作人员偶然间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。作为医学生,郁明森了解血液疾病,也知道造血干细胞的匹配成功的难度有多高,但想到一旦成功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,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

虽然成为了中华骨髓库中的一名志愿者,但郁明森却一直没有接到过相关部门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通知。直到今年五月份,他接到了来自芜湖市中心血站的电话,得知他的血样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了,需要决定是否要做进一步的高分辨配型。“当时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,所以马上就答应了下来”,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郁明森笑着说道,“从小时候起就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人通过骨髓配型,成功挽救他人生命的事情,没想到有一天我也可以,感觉像中奖了一样。”

由于郁明森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很正常,因此在之后的高分辨配型和体检中非常顺利地进入骨髓捐献阶段。2019年9月19日,郁明森正式入住弋矶山医院血液科进行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。学校老师、同学看望郁明森问道其感受时,他回答到:“医生说注射动员针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,但是我感觉挺好,没有什么不舒服的,请老师们放心。”2019年9月24日上午,经过三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,他顺利完成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的捐献。

将低调谦虚融入行动

 “踏实可靠,务实低调”,这是郁明森的同学们对他的一致评价,虽然他平时在班级中一贯低调内敛,但是集体有任务、班级有需要时,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,默默为班级做着贡献,大学期间他多次带领班级获得校“先进班集体”、“优良学风班”等荣誉称号。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,他也是临住院前不能参加实习需要请假才告知年级老师的,当问起为何如此低调时,郁明森说:“不想太麻烦大家,包括我的父母,开始的时候怕他们担心,就没告诉他们,我是快捐献的时候才说的,他们有些心疼,但最终还是选择支持我。而且平心而论,我真的认为这不过是一件小事,相信任何一名同学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,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而已”。

荣誉证书(二)

当谈及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什么感想时,郁明森说:“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感到很幸运,因为我比别人更幸运地切身参与到这件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事情当中,真正去践行临床医学生的使命。与其说我在帮助他人,不如说是我和受捐者在完成我们传递生命希望的共同心愿。

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郁明森同学

 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,只有真正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,想病人之所想,急病人之所急,竭尽全力除病人之病痛,方能体现新时代医学生的最佳风范。杏林耕耘,不辞辛劳,任凭物欲横流他却初心不改。郁明森同学在公益事业中体现自我价值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生誓言,诠释了医学生的大爱和情怀。


(张博为/文 张未/摄 陶香香/审)